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文化广场>
传统工艺--“庆源号”彩扎
2016-06-14 10:57:46  来源:诏安电视台  责任编辑:康逊斌  

 
  彩扎是闽南地区,尤其是浦(漳浦)、云(云霄)、诏(诏安)、东(东山)四县及相邻的粤东诸县流行的传统工艺,倘若追本溯源,则可上溯至明朝末期,而彩扎在诏安的兴盛在清朝中叶以后。清光绪年间,林裕后在诏安县城东关开了一间“庆源号”纸扎店,主要制作人们日常居家出行要用的灯笼和宫庙祠堂、传统节日要用的彩灯,以及红白事要用的纸扎品,颇具名气。

  彩扎包括彩绸扎和各色彩纸扎,以及绸、纸兼用扎制工艺。工艺内容繁多,其实用性较为广泛,从喜庆方面说,有装饰于神庙、寺院,有联幛、彩幡,有神像头盔、龙袍、各种服饰等等,其工艺复杂,制作精繁,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同时彩扎还有另一功用,即在四时佳节布置,以营造喜庆热闹氛围。如遇大型节庆,彩扎更显魅力,如彩灯艺棚、公背婆、龙虎狮象、孔雀大鸟等等造型各异的彩扎,更为节庆增添喜庆祥和的热烈气氛。
  彩扎用料考究,工艺流程也较为复杂,根据不同的彩扎对象选料,多采用竹、木、藤、蔑片、铜、铁、铝片条等作为工艺品的骨骼,扎出物件的骨骼构架:


  一、制作构架选料,主要是竹、木、杉、铜件,对选用的材料要先进行加工取材,整理成型,并对材料进行初步的保鲜、消除虫害等工艺加工,使材料不致霉变生虫、变形毁损而影响彩扎质量;

  二、进行构架粗制,即按照彩扎工艺品的形态,用构架材料采用特殊材料制作的捆绳编成粗制形状,然后分别绸扎或纸扎件,采用粗纸或绸布糊裱,待其自然干透后,再进入第二步加工;

  三、对已制成的粗胚进行深加工,分别按功能要求安装灯具安置机关构件,进行外部上色彩绘,然后逐一进行装饰,如用各种金丝银线编织,缀上各种珠球,镜片等饰件,使彩扎工艺品趋于完美;

  四、分别按类别和不同功用对工艺品进行命名题名,如各类花灯,人物造型的“公背婆”、“尪仔”等,还有头盔、袍服、动物造型等等。

  “庆源号”纸扎店已传承五代,第一代林裕后,第二代林仕恩,第三代林福经,第四代林养生,第五代林艺聪。第四代传承人林养生还是省民协会员、省剪纸技师、市民协理事、省美协会员、省楹联学会会员、县指墨会副会长、县政协委员,并被漳州市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县参展参赛展示。 2011年6月23日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作品照海慈光获铜奖,2012年5月29日第七届(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庆源号”选送的彩扎作品获铜奖。2011年12月诏安县彩扎技艺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彩扎艺术在诏安庆源纸绸庄艺人的手中得到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民间艺术中一朵奇葩。福建电视台、漳州电视台等知名媒体先后来诏安,对诏安“庆源号”纸绸庄百年老店进行采访与报道。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2008231号) 联网备案号 :3506240235067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342006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10006
  • 地址:诏安县南诏镇良峰路县委大楼二楼
  • 邮政编码:363500 联系电话:0596-3321216  投稿邮箱:zwtxtg@126.com
  • 诏安县融媒体中心拥有诏安新闻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 诏安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zwtx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