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民俗>
连载六|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诏安《公背婆》
2016-08-16 17:34:10  来源:诏安电视台  责任编辑:康逊斌  

  项目名称:诏安公背婆

  项目门类:民间舞蹈(Ⅳ)


  清光绪年间,诏安东关人林壬(清光绪三年翰林,曾任山西省主考官)从山西太原传入。在长期表演过程中逐渐丰富技艺,成为富有诏安特色的民间“乔装戏”。

  具体内容:

  《公背婆》源于清光绪年间,表现的是元霄佳节闹花灯,阿公背着缠脚的老阿婆上街赏灯的故事情节,为民间传统街头文艺演出之一。表演者一人同时扮演了公公和婆婆两个角色,上身扮演主婆(套上老太婆“大燕尾”头套面具),其右手拿着一把大蒲扇,左手拿一条手帕,手势腰身动作,则以戏曲青衣旦角动作表演;下身穿老公公黑裤(或赤裤)、白色绑腿、圆头布鞋(或草鞋),脚步动作以戏曲“末”,老丑的脚步表演为主。胸前装上老公公假头像(用竹篾纸扎糊裱面成),并穿老公公衣衫,背后装上两只假手往后背托住老婆婆的膝盖,然后按鼓点音乐节奏(配以横笛,小锣鼓伴奏)背着老婆婆表演上坡、下坡、涉水、过桥、观灯等动作;老婆婆表演帮老公公擦汗、扇风等动作;公公背得很起劲,不时地把婆婆往上抬一抬,婆婆就一脸甜蜜地用胳膊圈住公公的脖子,紧紧地贴在他身上,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其神态可掬,诙谐滑稽,表演独特,情趣盎然,而令人捧腹大笑。

  《公背婆》表演者必须具备有一定的舞台艺术且能识别鼓点,乐理,并具备一定的耐力性,因其舞姿复杂、动作特殊,又套着面具表演,体能消耗较大,表演难度也大,因而一般人难以掌握,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

  传承谱系:

  诏安东关传统艺术节目《公背婆》自清光绪年间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历六代传人,清末艺人林乌更是把《公背婆》演艺得传神,较早有老艺人林柴贡、沈光仔、沈益来、林文串(林柴贡之子)经已作古。现有艺人:沈群祯、杨岸钦(杨鸟)、林细扁、林少杰等。据传后来台湾、台北、大道埕一带也有传承诏安东关《公背婆》表演节目,每逢节庆庙会等都有进行表演献艺。

  如今由于表演者必须具备上述的条件,因而学习的人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社区经济条件薄弱,经费不足,难以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再者,制造《公背婆》道具(头套、假身)的艺人大部分均已作古,现今只有老艺人何保生、李纯发及艺人林红孙(林文串之子)、何建平(何保生之子)等廖廖无几。东关《公背婆》传统艺术节目及道具制造项目丞待及时抢救并继续发扬光大。

  发展现状:

  而今,每逢节庆,特别是每年元霄佳节,诏安东关“舞狮队”表演的艺术节目《三狮戏麒麟》和《公背婆》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为节庆增添气氛,热闹非凡,大大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娱生活。

  诏安东关舞狮队表演的艺术节目《三狮戏麒麟》和《公背婆》早在1991年参加漳州市文化局举办的“漳州市 1991年音乐、舞蹈巡回观摩评奖”活动中,舞蹈《公背婆》荣获二等奖(表演者:沈群祯)。当时受到评委及海内外观众的普遍赞扬,而引起市领导的重视,并于同年6月份由漳州市文化局主办在诏安教育局(现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九县一市选派演艺人员设立《公背婆》艺术培训班,为期一周进行学习切磋,交流技艺(当时由沈群祯担任艺术指导)以传承发扬优秀民间艺术传统节目。

  此外还曾参加“漳州.中国水仙花节”和“漳州地改市十周年”庆典活动。1996年应邀参加“厦门市1996年闽西南广场民俗艺术节”活动,深受海内外人士的赞誉。《公背婆》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也曾被搬上舞台表演,台诏安海燕潮剧团上演潮剧《薛刚闹花灯》就穿插《公背婆》于剧情之中, 锦上添花突显其艺术效果。后来,海燕潮剧团到广东汕头演出时逢汕头大型节庆活动,《公背婆》以办地景形式参加游行彩街活动,人们先睹为快,人山人海,轰动了整个潮汕地区,受到普遍赞誉。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2008231号) 联网备案号 :3506240235067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342006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10006
  • 地址:诏安县南诏镇良峰路县委大楼二楼
  • 邮政编码:363500 联系电话:0596-3321216  投稿邮箱:zwtxtg@126.com
  • 诏安县融媒体中心拥有诏安新闻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 诏安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zwtx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