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治理破难除弊动真格 8月22日,诏安县东溪城关河段的建设工地上,清洁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清理河岸边以及河滩上的垃圾。再过几天,相隔数里之外的江心洲也将开始修整工作。今年6月份,东溪城关河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不到2个月的时间,该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143万元。 据了解,该县将用一年的时间,把东溪城关河段打造成水陆交融、互为一体的安全生态河段体系,下一阶段针对东溪城关河段的河道清淤、坍塌河岸修复、植物护坡等工作将全面铺开。 东溪是诏安的母亲河,尤其是流经桥东镇、南诏镇的城关河段构成城区景观的一部分。为了治理东溪流域,该县相关部门连连出拳,从拆除东溪沿岸的“两违”建筑到在支流建设浒溪湿地公园,再到对流域内畜禽养殖、工业废水等问题进行排查,每一个环节都稳扎稳打。 近年来,诏安县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两违”综合治理和城乡环境、重点流域水环境等三大专项整治行动。尤其是今年来,通过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加强老污染源的治理,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恢复等措施,改善东溪流域环境状况。同时,推进东溪河段各乡镇交接断面监测工作,切实掌握辖区内流域水质状况。除了对东溪加强综合整治外,还加快推进西溪整治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合理布局景观,加大对沿溪牛蛙、生猪、灰鹅养殖场污染治理,做好养殖场的改造和拆迁关闭工作。 据统计,诏安县今年重点推进的29个生态环境建设年项目中,涉及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占5个,目前已完成投资1565万元;生猪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已完成投资1451万元。此外,截至今年8月中旬,全县各乡镇拆“两违”面积达46.3万平方米。 网格化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日前,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执法人员联合到诏安县某农牧有限公司开展检查,发现该公司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没有废水外排,而生产废水通过埋设的一水泥管道直排至西溪。执法人员随即在该水泥管道排水口采水样进行监测。经监测,该公司排出的废水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最终被处以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今年来,诏安县像该农牧公司一样因排污被处罚的企业已达5家,处罚金额达22万元。“成功发现并查处这些排污企业,与我县全面启动网格化环保监管工作分不开。”诏安县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工作人员说。 去年,诏安县出台了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要求以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形成“地方政府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境监管工作新格局。目前全县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已正式运行。 责任明确,监管有力。排污企业能够一家家被挖出、查处,网格化、无盲点的环保监管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诏安县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不断摸索创新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建设,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加快制定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及资源环境承载监测预警机制,明确界定区域主体功能,引导产业、人口、要素向沿海重点开发区域集聚,为山区生态保护腾出更大空间。去年10月,该县还设立了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资金,促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开展了多次公益广告宣传,并与闽南师大合作,以诏安县为例开展题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域下的生态修复研究》课题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