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新闻网讯( 陈琳琳 )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颁奖盛典上,我县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称号。 我县于2013年被列为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五年之后,我县实现华丽转身,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称号,并于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从“贫困县”到“十佳县”,诏安依托良好生态优势,充分利用“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海峡硒都”“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等国字号名片,因地制宜摸索出了“突出青梅主导、孵化富硒产业、实施文旅带动、创新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组合拳,有力推动了诏安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显著增强了贫困村、薄弱村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融合的绿色崛起之路。 岁末年初,一年一度的青梅产业推介会临近,连日来,在太平、红星等青梅主产区,各青梅加工企业纷纷组织工人赶制青梅产品,加大马力赶订单。 太平镇景扬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公司负责人介绍,厂里产品一半由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去年产值达到6400万元。为了帮助乡亲,他设了一条扶贫生产线,专供老弱贫困户使用,每月工资最高超过3000元。 作为青梅主产区之一,太平镇为助力贫困户精准脱贫提供了有效渠道。放眼全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青梅产业历经30年沉浮后的重生之路,更是开启了20万当地梅农的脱贫致富之路。近年来,我县把青梅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手段,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青梅文化拉动以及品牌营销推动,解决青梅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农户就业问题。仅溜溜果园一家就带动农户种植青梅1400亩,为全县梅农增加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同时,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品研发体系,加快产品多元化开发,提高青梅产品附加值。 在一大批领军企业的带动引领下,诏安青梅产业不断焕发出新活力。2017年,全县百余家青梅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到了15万吨,加工量超过产量,诏安青梅从此摆脱了“原材料”的命运,全部深加工出售。其中,21家规模以上青梅加工企业实现产值53.96亿元,已开发青梅蜜饯、月饼、青梅酒、饮料等四大系列、100多种产品,畅销全国,出口日本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连续举办多年的青梅产业推介会更使得诏安青梅的知名度在国内明显增强,青梅销售已从出口为主,转向国内销售为主,再加之县域电商发展迅速,对拉动青梅制品的线上销售起到很大的作用。 为了让农户在新的品牌带动下增产增收,我县还出台了关于扶持青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创建青梅标准化生产基地、扶持青梅加工业发展壮大、加快青梅营销体系建设、建立青梅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快推进青梅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到2020年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20万吨,青梅总产值达36亿元的奋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