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 来源:诏闻天下 责任编辑:许晓虹
5月11日,诏安县建设乡联合诏安县壹心社工在建华社区开展“馨香五月花,温情漾建华”感恩母亲节主题活动,社区巾帼们围坐在一起,共享插花艺术的乐趣,感受花艺的魅力。“我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活动,人一多很有氛围,感觉很开心。”归侨林柳美老人开心地说。
“社区举办过很多活动,印象最深的是给老人家办生日会,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位老人同时参加,”据建设乡建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郑国华介绍,活动还吸引了邻村老人加入,在开展生日会的同时还为老人进行免费理发、义诊,乡村医生还到行动不便老人家中进行上门服务。
据了解,建华社区提升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侨眷打造适老养老幸福模式,不断满足辖区老人居家养老需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渲染康养乡风韫色。建华社区在2021年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联合县总医院、乡卫生院为社区老人提供义诊服务,联合壹心社工开展敬老服务、提供专业化的护理,同时社区还免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
这是建设乡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建设乡为盘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建设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文化“塑魂”,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施行红白理事会制度,破除移风易俗陋习,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春风化雨”中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格局。
行走在建设乡各村的村道上,时常能够遇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街边积极参与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为打造美丽乡村注入志愿力量。此举便是建设乡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的体现。辐射全乡13个村(社区),构建“1+13+N”的文明志愿服务模式,打造了疫情防控服务队、安全生产服务队、居家养老服务队和卫生环保服务队等9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
全乡现有1598名“红马甲”志愿者,促进文明实践活动提质增效,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辖区内群众对全乡文明实践工作的满意率达到100%。
“在全乡全面开展移风易俗的形势下,深入推动移风易俗的政策宣传宣讲,让更多村民了解并加入到移风易俗的队伍中,如红白喜事能简则简,促进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而且防止因红白事宜大操大办返贫,在全社会形成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社会氛围。”建设乡副乡长沈雪芳说,建设乡鼓励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去,倡导厚养薄葬,提倡婚礼新办,旅游结婚等形式,让移风易俗在村民心中蔚然成风。
今年以来,建设乡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先后举办了“快乐‘童’伴,‘艺’同成长”冬令营、“重温雷锋事迹,‘童’承雷锋精神”学雷锋纪念日主题DIY活动、“礼赞青春,童言感恩”庆建团100周岁暨母亲节DIY活动等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启福社工开展关心关爱儿童计划,打造了省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示范点”,获得2021年漳州市重点青少年群体社会评估项目二等奖,呵护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此外,建设乡还定期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宣讲活动,打造廉政理论学习课堂,夯实思想“堤坝”;聚焦本土红色资源和文化特色,推出“沉浸式”教育,“月港事件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建设乡顺应时代“大潮”,紧跟发展“脚步”,宣传推广“福文化”,编“线”织“网”推进“道德润村”行动和乡风评议活动,积极选树“身边好人”,探寻“最美庭院”,志愿者发放了1200余份移风易俗宣传单,敢于在为民担当中主动出击、纾难解困、履职尽责,共绘民生幸福图景,让时代“新风”吹进农家小院,焕发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动能。
沈启寒 沈炜琦 通讯员 许晶晶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