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漳州>

闽人智慧丨漳州有条天上的河

2023-11-13  来源:“闽人智慧”编辑部  责任编辑:沈子川  

5万多人凭借双手

劈开24座山头

盘绕100多道山梁

跨过15条溪流

……

这不是愚公移山

也不是沉香救母的故事

而是真实发生在50年前的

漳州云霄向东渠的建设故事


云霄向东渠(郑凤娇/摄)


01
破解百年难题

20世纪70年代,地处东海之滨的云霄县,漳江穿城而过,集齐江海两大要素,却是个妥妥的缺水大户。原因在于漳江江面远低于地面,群众自发的引水、抽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用水难题。

从宋代至新中国成立的800多年间,云霄县发生严重干旱20余次。对岸的东山作为一座海岛,没有一条河流,更是十年九旱,不仅缺水还风沙满天。

实现“用水自由”是老一辈云霄人和东山人的心愿。

1969年底,南下干部李文庆调任云霄,1971年任县委书记。他了解到这个情况,深入各公社调研,意识到,不彻底解决水利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旱灾。

一个大胆的设想诞生——在漳江上游筑坝拦水,再建渠引水,沿途灌溉云霄旱区。

李文庆在云霄县兴建向东引水工程誓师大会上作动员报告(云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技术落后,甚至连造桥铺路的基本设备都没有,要想建设一条贯穿全县的引水渠,仿佛天方夜谭。

顶着诸多质疑和反对,李文庆和水利部门干部反复论证,权衡利弊,最终经审慎研究后,做出建设向东渠的决策。

1970年9月1日,云霄县革委会发布了兴建向东渠引水工程动员令,得到了全县人民的热烈回应,社员自带粮食、工具、工棚、铺盖,大队成立施工小组以“分段落实责任”的形式参与到施工建设当中。

1970年9月3日,云霄县向东引水工程誓师大会(谢鹏志供图)

当时下放在云霄的水利干部被大胆起用,仅工程师就有几十名,干部、民工、技术人员组成“三结合”革新小组,将土法上马的发明创造与严谨的科学设计有机结合起来,看似混搭,但胜在好用。

父子争上场、兄弟齐参战、姑嫂同上阵、夫妻共远征。1970年9月17日,向东渠建设轰轰烈烈上马了!


建设者奔赴工地(云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引水渠之所以取名“向东”,一层重要的含义,就是要把引水渠建设拓展延伸到东山县境内,向干旱尤为突出的邻县东山送水。

云霄主动向东山提出共建向东渠的建议,很快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跨出海岛,与云霄人民共建向东渠。”

为此,在原计划的基础上,云霄主动将源头坝址提高20米,拔高沿途渠道,连接两县的八尺门渡槽足足提高了12米。东山人民也主动承担了在云霄境内建一座滚水坝,打通两个隧洞,开挖建设30多公里长渠道的任务。

两县人民齐心协力投入到这场建设当中。


5万多位建设者参与向东渠建设(云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02
建一条在“天上”的河

在物资短缺、器械简陋、技术落后、粮食紧张的上世纪70年代,建设向东渠可谓是徒手造长河,考验着建设者们的智慧。

最引人注目与最废脑力的,当属“天上的河”——石拱渡槽。

跨越山林的石拱渡槽(王友学/摄)

18座渡槽依山就势,有的要跨越湍急的溪流,有的要穿过十几米深的山谷,有的要横架千米长的低洼开阔地带,犹如一座山海长城。

首先要解决的是原材料问题。

由于当时水泥钢筋奇缺,石拱高架渡槽就成了首选方案。但山路崎岖,采石场远离工地,石料赶不上施工材料,如何节约石料成了一个大问题。

打石匠开凿石料(云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针对这个难题,“三结合”革新小组根据水车木厢的构造原理,设计出一种轻型、薄壁、大流量的石拱渡槽。技术员通过计算、比选10080个数据,得出结论:将槽壁由80厘米改为20厘米,外围底部用钢筋混凝土框住;槽墩改为瘦身、空心;拱肋由80厘米改为60厘米。

这样,不仅节省了大批石料,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新旧拱架对比 (谢鹏志供图)

解决了石料的问题,木材不足成了又一道难关:砌筑石拱渡槽所用的拱架是“满堂式木拱架”,需要大量的木材搭出下体排架,只搭了4孔,就几乎把县里储备的木材和东山县提供的木材使用殆尽。

不用支撑木,能不能砌石拱?

经过反复探索,“三结合革新小组”运用铁轨弯道固定的原理,首创“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把17片0.2米宽、0.03米厚的木板,夹合成为一条长23米的弧形拱架,在底模上加上“凵”字型钢框,防止被木板的反弹力崩坏。

“双绞夹合木矩形木拱架”(云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制好的木拱架两端可直接支撑在槽墩牛腿上,拱下无需支设木排架,极大缩短了工期,节省大量木材,还可以重复使用

此后,“三铰夹桁式木拱架”“叠合板三角‘人’字形木拱架”一一试制成功,在渡槽施工中大显身手,木材、铁件和劳动力的使用量还分别减少了70%、50%、50%。

架设在槽墩上的拱架(云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1972年12月,在完成了八尺门海堤上57座槽墩的砌建任务后,工人们紧接着投入了吊装U型钢筋混凝土渡槽的战斗。

按照常规,要把56跨每节7吨重的渡槽吊装到20米高的槽墩上,并且使它们合龙,必须有一台大型塔式起重机和一整套吊装设备。可是,工地上除了几部钢丝绳土绞车外,没有任何吊装机械。

“三结合革新小组”就地取材,把钢丝绳土绞车和30米高的“Λ”字形龙门吊架相结合,制成“独木丁字架”,把一节节渡槽吊装到槽墩上,凌空架起一座横跨海堤的“彩虹”。


在南溪河谷段,高程达40米且水流湍急,土质松软,“三结合”革新小组转变思路,提出改建倒虹吸管方案。

工程开工建设后,才明确了“送水东山”的目标,但原先设计的流量不能实现“水到东山达到自流灌溉”的需求,而跨河段的637米管道已浇筑完毕。



倒虹吸管建设(云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返工,建设者们又设计了渐变管道,同时运用提高水头、降低糙率、增大流速的方法,使过水量达到12立方米/秒,满足引水过东山的需求。
1978年3月,“大型渡槽”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同年9月,“拱式木拱架”荣获“福建科学技术成果奖”。




03
年过半百仍青春

1973年3月12日,渠道总长85.81公里的向东渠竣工通水。滔滔的漳江水顺着新开挖的向东渠奔腾直泻,形成一条“人工天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人声鼎沸。


向东渠通水万人庆祝大会(谢鹏志供图)

通水后,云霄、东山两县共增加水田灌溉面积23万亩,老百姓在曾经的旱地插下了水稻秧苗……

1974年3月13日,《人民日报》以“不尽‘江水’滚滚来”为题,报道了向东渠建设的感人事迹,并盛赞向东渠为“江南红旗渠”。

(资料图片)

建渠之后,维持向东渠的稳定运行成为新考验。
半个世纪过去,经历台风暴雨侵袭及自身老化等考验,向东渠所有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基础沉陷、裂缝、渗漏等问题。
得益于行之有效的险情应对措施及维护技术,作为连接云霄所有主供水源的唯一输水干渠,也是连接云霄东山两县的唯一输水干渠,50年来,向东渠始终保持畅通供水。
2006年“珍珠”台风侵袭云霄,渠道决口3处、全线滑坡塌方100多处,渠道管护人员紧急抢险,通过峰头水库的供水支持,确保了云霄县供水不因强台风袭击而中断。

护渠工作(高志坚/摄)

新技术的运用与科学的规划也让50岁的向东渠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目前,向东渠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已初步建成,通过监测渠道范围的降雨量及渠道水位水量,更加合理调度渠道运行,从而提高防汛防台风能力。


谢勤杰/摄

如今,向东渠更是成为城区防洪排涝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态补水参与内河水质提升。

台风暴雨来袭时,向东渠可以通过合理调节,最大程度拦截沿线山洪并调引排入河道,有效减少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通过向东渠的生态补水,也有效提升了城区内河及将军山公园、南湖公园等公共园区水质,为沿线经济开发建设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向东渠配套的峰头水库,如今肩负着云霄、东山、常山和古雷“两县两区”近80万人口的饮用水责任,也是漳州核电站的重要水源。

云霄峰头水库,向东渠是峰头水库的主干渠。(谢勤杰/摄)

有了水,云霄儿女坚定地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路子,40枚地标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我省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东升埭海堤改造、漳江水闸灌区等农田水利工程为乡村振兴夯实根基……

云霄荣膺“全国地标注册第一县” (云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2年7月1日,在向东渠工程难度最大的世坂渡槽前,“向东渠事迹教育实践基地暨展示馆”揭牌开馆,谷文昌干部学院、漳州市委党校也挂牌作为“教学与科研基地”。

今年4月,向东渠事迹展示馆正式签约揭牌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现场教学点。

向东渠事迹展示馆(戴园笙/摄)

向东渠精神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记忆,透过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泛黄的资料,被更多人记住,也指引着人们找到“勇于担当、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信念坐标。


俯瞰世坂渡槽(吴贤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