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诏安新闻>

【客韵官陂·多彩土楼】凤山楼的前世今生

2024-03-26  来源:闽粤艺术纵横   责任编辑:许晓虹  

凤山楼实景概览


瑞熙


image.png

客家土楼,是中华建筑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客家先民营造的、神话般的民居建筑。作为土生土长的土楼人,对土楼怀有深厚的感情,不妨向世人介绍一下凤山楼。

凤山楼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规划合理、选址考究、设计科学、工艺巧妙等特点,屹立于中国古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历史背景


      凤山楼坐落于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凤狮村,系闽南与粤东潮州交界山区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圆土楼之一,属于典型的客家土楼。凤山楼由诏安县官陂镇张廖氏始祖元子公后裔、第十三世孙绍安公(俗称凤山公)所建,绍安公为凤山楼的开房肇基始祖,生于清康熙丙辰年(1676年)七月廿二日,卒于清乾隆壬戌年七月廿二日,字廷杰,岁进士。据传凤山楼始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绍安公集中财力、人力、物力,耗时十八个春秋建成凤山楼。绍安公生七子,次子过继给二房绍图公,六房子嗣中长房的三个儿子世雄、世耿、世三兄弟三人,于清雍正年间迁移台湾云林县西螺镇开基立祖,台湾的“三口灶”乡里,就因其三兄弟一口灶而命名。在台湾的凤山楼裔孙枝繁叶茂,长期都有裔孙返回凤山楼探亲祭祖,该楼成为台湾裔孙的精神家园。

      凤山楼是诏安县众多客家土楼中保存最完好的清初大型客家民居。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官陂镇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几百万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力量对凤山楼进行环境整治、修缮、保护,恢复了土楼的原貌,铺设了环楼条石马路,配备了停车场,建设了小公园,重立了旗杆,修缮了前照壁,基本完善了基础设施,使古老的文物焕发了青春,成为诏安客家土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凤山楼每年都吸引国内游客、港澳台侨游客几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探古,尤其是旅台张廖裔孙及海外同胞,每年都组织多批次回乡祭祖及恳亲活动,成为两岸同胞同宗同源、闽台一家亲、血浓于水的实物见证。

image.png


选址考究

      凤山楼地处诏安县官陂镇上官盆地的几何中心,背靠龙伞岽,从民间易学角度而言,凤山楼来龙于龙伞岽,从龙伞岽到白鼻岭、再到松柏岗,一路走向东南,气势宏伟。凤山楼面向乌山,乌山脚下层峦叠翠,青嶂嵩立,形似笔架山。凤山楼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河流,分别为马坑溪和东坑溪,前面还有一条诏安东溪,形成了藏风聚水的风水宝地。三条河流为给水、排水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周围是万顷良田,有利的自然条件使凤山楼几百年来生生不息。成为上官大盆地的宏大景观。

image.png


布局合理

凤山楼由泮池、照壁、大坪、旗杆、大楼、仪式堂、水井、排水系统、环楼、高仰轩书院、曲馆等组成。泮池由古代中原的官学、书院的配套设施,引用到客家民居来。凤山楼泮池位于大楼正面、楼前大坪照壁前边,呈半月形,面积2100多平方米,可为土楼排洪、储水、消防,也是赏荷、观鱼、休闲的好去处。照壁是古代风水学的重要建筑,有藏风得水之功用。照壁的背后就是楼前大坪,大坪供停放车马、举办民俗活动使用。大坪两侧竖立旗杆,呈左二右一排列,绍安公岁进士,子孙亦有科甲,因此竖有三根旗杆。大楼的后面是环楼,环绕大楼呈半圆形,地势比大楼高,上世纪70年代所建。大楼左侧原建有一个书院,名为“高仰轩”,供族内子弟读书启蒙。该书院土改被政府征用作为大队部(行政村部),上世纪80年代末本人曾在寒暑假期间,借用宝地刻苦攻读。上世纪90年代村部转让村民作为宅基地,拆除后建成民房,丢失了历史文脉。曲馆在大楼的右侧,曾培养了几代的乐器高手,我的祖父就是其中之一的“大咖”。我小时候尚见曲馆尊容,可惜当时竟作为生产队的牛栏

image.png


设计科学

凤山楼的规划设计使用了前低后高阴阳合极之势,楼后弦比前面稍高突起,比通常全楼通平的圆土楼更显动势。凤山楼为隐形二环三层圆形土楼,为生土木结构,共有42间,每间有独立门户和楼梯出入,共126个房间,三楼全楼走廊互通。凤山楼的檐顶高度9.3米,檐口高度8.3米,外墙厚度2米,可放一张八仙桌。墙体由生土夯实而成,墙内放置长原木随生土一起夯筑,互相牵拉,相当于现代的钢筋作用。楼门由巨大花岗岩整体砌成,门板为十几厘米厚的硬木双层门。大门两侧长年悬挂嵌名“凤山楼”的祖传佳联:“凤舞凤飞双凤文明腾瑞气,山环山复千山徘叠驾春风”。进入土楼中央,建有单层两堂制五凤楼仪式堂一座。仪式堂始建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配有楹联:“衍派宽仪盈流长泽祠青耀座,孙支观式谷世承清庙发馨香”。仪式堂古时悬挂三个牌匾,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由前厅、两厢、中天井、拜亭、中堂组成,作为宗祠使用,供奉祖先牌位,并作为家族内婚庆、民俗文化活动等重要场所。楼内左侧有一口水井,可供二三百人使用,井水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现在依然如故。全楼地下排水系统至今完好,排水通畅,排水系统通过大楼左侧地下暗渠排到大楼前的巨大泮池。


image.png


工艺巧妙

      凤山楼是一座宏伟的土楼建筑,处处彰显出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在凤山楼的大门、仪式堂、排水系统、隐形二环的设计上可窥斑见豹。

      大门以几十吨重的通体花岗岩条石筑成,上方有暗水道相通,可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做为预防火攻装置。大门显得庄严肃穆,门眉上的花岗岩石雕匾额,镌刻楷书“凤山楼”三个大字,遒劲有力,雄浑端庄,书法风格自成一体,在闽粤一带独树一帜。

      祖祠仪式堂以明清时期宫廷建筑五凤楼形制建成,又似北京四合院,在闽南建筑中很少见。仪式堂大门有中国传统的门当户对,据传青石门当是当时从江西搬运回来的,对于古代肩挑手提的交通条件是难以想象的。仪式堂的门当和柱础上都有精美的石雕,每一幅石雕都有深刻的吉祥寓意。仪式堂天井和前面广场都是由花岗岩条石铺就。天井收集雨水,通过地下暗道排出,并与环楼地下排水渠汇合,从地下水渠排到泮池,整个排水系统设计非常巧妙。

      凤山楼外观看似单环土楼,其实是隐形二环三层圆形土楼,其内环以环楼的地下排水渠为界,形成了各家各户的前厅,前厅一般作为厨房使用。排水渠上方设置一个小天井,天井处的排水渠敞开,这种科学设计既解决了前后厅的采光通风问题,又解决了内外环屋顶收集来的雨水排洪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厨房废水的排污问题,一举多得。后厅前半部分为餐厅,后半部分为会客厅。二楼、三楼作为卧房,三楼前檐部分设有环行全楼的公共走廊。

      凤山楼是客家土楼的典型代表,具有大型客家民居建筑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明、清时期闽南客家人历史、文化、民俗研究价值。保护好凤山楼传统古村落,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旅游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诏台交流、闽台交流,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image.png

文      字:张瑞熙

《客韵官陂·多彩土楼》土楼征文、摄影比赛,特别荣誉奖                                         

开头图片:张振华

《客韵官陂·多彩土楼》土楼征文、摄影比赛,一等奖


文章配图由张瑞熙提供,平台不对配图版权另作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