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诏安新闻>

中国气象社专题报道:探秘诏安“蚝”气冲天的“海上牧场”

2024-04-22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责任编辑:沈子川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眼下正是福建省诏安县梅岭镇牡蛎的生长时期,一个个方型养殖设施漂浮在海面,渔船在一望无际的“海上牧场”来回穿行,犹如一幅美丽的海上春耕图。

图片
梅岭镇养殖牡蛎的“海上牧场” 摄影:李子硕

诏安依海而立,因海而兴。被誉为“中国生态牡蛎之乡”的诏安县,拥有海岸线96.8公里,海域面积614.45平方公里,海域资源优越。

全国10个生蚝有2个来自诏安。诏安县是福建省最集中的牡蛎养殖区,全县牡蛎养殖面积约4.8万亩,每年约有60万吨牡蛎在诏安县上岸,居全国县域首位。目前诏安县的牡蛎产业已形成育苗、保苗、养殖、加工、销售、牡蛎壳利用、包装辅料配套、文化旅游八大关键环节,全产业链年产值超80亿元。

图片
梅岭镇牡蛎养殖区 摄影:刘倩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诏安牡蛎“蚝”气冲天的底气。

诏安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近北回归线,日照时间长,热量多,雨量充沛,湾外风浪大,湾内风浪小。

自然环境和洁净的海水是牡蛎繁育、索饵、生长的天然优良场所。牡蛎养殖海域远离陆地,水质优良,水体透明度高,无工业污染,近年无赤潮发生,富含有机质,有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生长。

气候与环境“双管齐下”,使得“诏安牡蛎”的肉质饱满,口感爽滑嫩甜,营养价值高,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

然而,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它是台风频繁袭击的对象。6月至10月是台风的活跃期,平均每年有3至4个台风影响福建,此时,正是牡蛎生长的关键时期。

“台风关系到海上养殖的安全底线,是影响牡蛎养殖和渔民安全最主要的气象灾害。”诏安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朱财武说。“既要保证牡蛎不受台风影响,又要确保渔民的生命安全,气象信息是关键。”

图片
采访团了解诏安县梅岭镇牡蛎养殖情况 摄影:苗艳丽

提起2023年第11号台风“海葵”,诏安县牡蛎协会会长黄洪滨仍心有余悸,“暴雨或雷暴天气会对牡蛎倍体造成惊吓进而影响进食,牡蛎变瘦,从而影响销售时间。”

“海葵”9月3日15时30分前后在台湾省台东市沿海登陆,05日05时20分在福建省东山县再次登陆。

图片
技术骨干指导养殖户提前防范台风 摄影:沈坤玉

需求牵引,靶向服务。“海葵”来临前,漳州市气象局加强联动,派出高级工程师廖燕珍、何秀恋等气象为农技术骨干组成市县气象服务团队,深入牡蛎养殖基地,指导养殖户提前采收成熟牡蛎并对养殖设施进行加固。

根据气象信息,诏安牡蛎协会迅速组织养殖大户提前采收成熟牡蛎,对海上浮球进行加固下沉,组织人员及时撤离,成功避免了此次台风的不利影响。

图片
诏安县“海上牧场”气象观测站 摄影:沈龙喜

“我们还在城洲岛建设诏安‘海上牧场’气象观测站,在牡蛎协会建立‘海上牧场’气象信息服务站,布设了‘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让相关部门和养殖大户及时了解天气预报信息”。诏安县气象局高级工程师何秀恋说。

自2020年以来,全县从事牡蛎加工的企业达120家、精深加工企业10家。诏安县气象局针对台风等重大灾害天气过程、不利气象条件等凝练了牡蛎全链条生产气象预报服务重点,开展海上渔业气象靶向服务,通过微信、手机短信等形式为全县养殖大户开展气象服务,为海上养殖提供可靠参考。

图片
采访团深入“海上牧场”了解牡蛎养殖情况 摄影:张钤

有了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支撑,在每次台风来临前,海洋与渔业局都能至少提前12个小时提醒养殖大户调整浮球位置并组织渔民撤离,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身安全。

如今,诏安县大力构建“牡蛎+”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牡蛎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牡蛎具有碳汇功能,它通过光合作用或滤食浮游植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诏安县副县长曾占壮介绍,目前诏安县通过开展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核算,促进渔业养殖绿色转型,发挥诏安蓝色碳汇在推进“双碳”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