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来源:诏闻天下 责任编辑:沈子川
4月19日下午, 为破解耕地“非粮化”难题,探索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基于高光效的番石榴-水稻间作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作为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成立后首个科技兴农项目在福建省诏安县正式启动。该项目由诏安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农业农村局共同牵头,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四都镇人民政府、诏安县华强果蔬专业合作社及部分农户代表,旨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滨海盐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诏安县是福建省番石榴主产区,但受粮价低迷、土壤盐碱化等因素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耕地“非粮化”问题突出。此次项目通过创新果粮间作模式,选育高光效番石榴和耐荫抗旱水稻品种,研发配套栽培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一地双收”。
启动仪式上,福建农林大学专家表示,果粮间作模式既响应了国家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政策要求,又能显著提升亩均收益,是滨海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现场还展示了间作试验田的阶段性成果,参会农户代表对技术落地充满期待,活动现场引起热烈反响,营造了良好的推广氛围。
项目计划在诏安县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推广面积超2000亩,预计实现粮食增产10%以上、农户综合收益提升30%。未来,这一模式有望为全国滨海盐碱地区提供“以种促养、以养改土”的生态农业样板,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图/文 胡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