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1 来源:中新网福建 责任编辑:沈子川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0日电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诏安特色农产品成果展暨“闽科好物-诏安优品”遴选活动于5月10日至11日在福建省农科院树兜院区举行。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青文,福建省农科院余文权院长、汤浩副院长,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佘剑钊副总经理,诏安县人民政府黄庆华县长,诏安县委常委、林文绍副县长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农科院、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诏安县人民政府共同指导,福建省农科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乡村产业专委会、诏安县特色产业创新院等联合承办。活动以“科技赋能农业,品牌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诏安县果蔬、水产、茶叶、畜牧及预制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成果展示、专家品鉴、产销签约等环节,提升诏安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科技+品牌
激活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3月,省农科院与诏安县在特色产业创新院成立大会上达成共识,通过院县协同深化“研-产-销”一体化生态链建设。此次“闽科好物节”正是双方战略合作的落地实践。
40家参展企业将集中展示诏安青梅制品、八仙茶、海产干货、燕窝果等百余款科技转化农产品,凸显现代科技在育种、加工、保鲜等环节的创新应用。农业与食品领域专家对展品进行品鉴,评选出十大“诏安优品”,纳入“闽科好物”生态农科平台销售,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安全可信的生态农产品。本次活动举行了“诏安优品”入驻“闽科好物”平台签约仪式,4家代表性企业与“闽科好物”平台达成合作,诏安县商务局与“闽科好物”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诏安特色产品数字化、品牌化突围。
活动亮点纷呈
从舌尖到产业的全面升级
诏安美食协会策划“十大碗”菜模展览及现场品鉴,结合宣传片播放,展现“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海峡硒都”的饮食文化魅力。现场推介“闽科好物”平台的智能交易系统与供应链管理体系及生态农产品资源。活动后3个月内,平台将为入驻企业提供电商运营培训,推动“诏安优品”在“闽科好物”平台常态化销售,助推诏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政策护航
打造县域经济振兴样板
诏安县多部门联动,为活动提供强力支撑。诏安县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海洋渔业局等联合组织企业参展,诏安县商务局牵头签约合作,专项工作组对接平台运营。首批精选黄金兴、八仙茶业等10家龙头企业入驻,通过“白名单”机制优先扶持高潜力产品。推动“诏安优品”在平台常态化销售,提升品牌知名度,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余文权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活动是院县协同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省农科院与诏安县共建特色产业创新院以来,围绕青梅等特色产业,开展品种改良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企实现技术升级。“闽科好物-诏安优品”的推出,标志着科技赋能与品牌战略的双轮驱动。省农科院不仅要用科技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更要以品牌塑造价值、开拓市场。今后省农科院将持续强化技术支撑,围绕特色产业打造全链条创新体系;拓展“闽科好物”平台功能,以智能供应链和直播电商赋能产销对接;推动长效转化,让“诏安优品”从阶段性活动走向常态化品牌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黄庆华表示,“院县合作”模式是诏安“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的实践探索。从生产端看,以创新院为牵引,促进农科院的专业技术优势和诏安产业基础优势耦合,带动更多技术变革、产业变革,推动诏安特色产业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蝶变升级。从消费端看,创建“科创+优品+渠道”三位一体的消费拉动体系,遴选出一批“诏安优品”,以“闽科好物”平台的销售渠道为依托,带动更多诏安“土特产”走向全国、卖向世界,实现从“卖产品”向“卖品牌”的转变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