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诏安新闻>

仲裁终结率突破90%│诏安打出仲裁调解高效“组合拳”

2025-07-10  来源:诏安县人社局  责任编辑:沈子川  

近年来,诏安县人社局以“减量、提质、增效”为目标,推动劳动争议化解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升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来,诏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终结率成功突破90%,达到91.76%,为劳动者撑起了一片法治的晴空。

一是源头治理,让劳动关系“稳如磐石”。通过常态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和企业专项服务行动,实现了劳动争议化解的“关口前移”,截至目前,已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指导32家企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构建起横向覆盖广、纵向多层次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组织网络,仲裁案件平均办理时限13.79天/件,比法律规定时限提前69.36%。2024年以来,累计服务企业55家,开展法律宣传55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服务温暖民心”,推动企业从“被动应诉”向“主动规范”转变,让和谐劳动关系生根发芽。

二是多元调解,让矛盾纠纷“化于无形”。充分践行仲裁“少敲锤子、多解扣子”争议处理理念,将“刚性”裁决与“柔情”处理有机结合,创新立案先调、开庭促调、裁前再调的办案机制,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融入办案全流程,设立“局长调解工作室”,诏安县人社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作为调解员带头参与案件调解,重点调处重大、敏感或具有示范效应的劳动争议案件,充分发挥领导示范和专业引领作用,有效化解了15起“骨头案”,调解金额达74.2万元,带动整体调解效能提升。

三是凝聚合力,让仲裁服务“快马加鞭”。一方面,强化“仲裁+权益保障”协作效能,建立“仲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案件衔接服务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维权合力。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工作人员依法聘为兼职仲裁员,实现“一员双岗”,开辟劳动纠纷处置绿色通道,通过开展联合会商、协商调解、协同服务,充分发挥权益保障中心工作人员兼具监察员与仲裁员身份的优势,促进劳动仲裁“柔性调解”与权益保障中心“刚性执法”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实现“仲裁+法院+工会+司法”联合调解常态化,打破部门壁垒,与县法院、总工会、司法局建立常态化联合调解机制。对疑难复杂案件、群体性争议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组建联合调解专班,汇聚专业力量,形成调解合力,产生了“1+1+1+1>4”的良好功效,截至目前共联合调处13起复杂疑难案件,涉及人数13人,涉及金额75.57万元。

下一步,诏安县人社局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探索调解仲裁工作新路径、新方法,以更高的工作效能、更优的服务质量,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