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来源:漳州疾控 责任编辑:许晓虹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尤其雨季)是高发期,做好科学预防和早期识别非常重要。
一、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
罪魁祸首: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这两种蚊子多在白天活动,尤其清晨和傍晚活跃。
不会人传人:病毒不会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只有被感染的蚊子叮咬后才可能发病。
二、感染登革热后典型症状有哪些?
1. 突发高热:体温快速升至39-40℃,持续3-7天;
2. 全身疼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三痛”),浑身乏力;
3. 皮疹:发病后3-6天出现,多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四肢、躯干等;
三、如何科学预防登革热?
核心:防蚊灭蚊!
目前登革热无特效治疗药,也无广泛可用的疫苗,清除各类型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做好个人防护,切断蚊子传播链是关键:
01 清除蚊虫孳生地(从源头减少蚊子)
1.定期翻盆倒罐,清理阳台、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水桶等积水;
2.保持下水道畅通,水缸、储水池加盖密封;
3.绿植浇水后及时倒掉托盘积水,避免蚊虫产卵。
02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子叮咬)
1.白天(尤其清晨、傍晚)尽量少去草丛、树荫等蚊虫密集处;
2.穿长袖衣裤,颜色以浅色为佳;
3.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
4.家中安装纱窗、蚊帐,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防蚊工具。
四、温馨提示
01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去过登革热流行地区(如热带、亚热带地区)或身边有类似患者,需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以便早期诊断治疗。
02
登革热可防可控,只要做好防蚊灭蚊,就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