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来源:福建革命军事馆 责任编辑:沈子川
福建革命军事馆关于深入
开展文物史料征集活动的公告
为加快推进福建革命军事馆筹建工作,现深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史料,具体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1.反映古代、近代与福建有关的军事活动的文物、史料、实物和相关线索。
2.反映中国共产党在福建领导革命斗争的文物、史料、实物和相关线索。
3.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驻闽部队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及双拥共建的文物、史料、实物和相关线索。
4.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驻闽部队强军兴军的重要文物、史料、实物和相关线索。
二、征集类别
1.古近代军事类。从先秦时期开始,与发生在福建重要战事有关的诏书、兵书、玺印、信札、军事图书、各时期军队使用的各类甲胄、大刀、长矛、标枪、火炮等武器装备及学习用具。
2.革命文物类。与福建重大革命事件有关的文告、通告、票证、标语传单等;记载革命者生涯的手稿、日记、自传、信件、等;解放初期,各军分区、人武部、兵役局、人民武装部委员会等相关机构的印章(印模)、军衔、军服等,各类教材、政治军事学习资料等;在重大革命活动、重大战役、重大纪念活动荣获的勋章、徽章、证书、奖状、喜报,以及代表证、出席证等。
3.国防建设类。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福建国防建设重大事件的文件、通知、手稿、日记、照片、劳动工具、证件、录像(影)带等。
4.强军兴军类。党的十八大以来,驻闽部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大抓练兵备战等方面的获奖证书、表彰通报、武器装备、器材用具、样品模型等实物。
5.专项任务类。驻闽部队及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参加国际维和、抢险救灾、脱贫攻坚任务,特别是支援地方防抗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的文件、照片、证章、旗帜、证书、绶带以及相关标识等。
6.军事人物类。在各历史阶段与福建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著名英烈、爱国志士的肖像以及他们使用过的实物、手稿等。
三、征集要求
1.捐赠人需保证藏品来源的真实性及合法性。
2.捐赠人需简要提供藏品的来源、流转经历和背后故事。
四、征集方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无偿捐赠有关军事方面的文物、史料、实物。对无偿捐赠的,颁发收藏证书,捐赠数量大、价值高的,可组织捐赠仪式。
五、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福建革命军事馆征集布展办公室
联 系 人:陈干事,电话:0591-24950378、17704623445
杨干事,电话:0591-24950379、18159883296
通信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街道西二环北路10号广源大厦福建革命军事馆征集布展办公室
邮政编码:350001
相关文物展示
1960年毛泽东授予女民兵廖秀群的56式半自动步枪
(陈赓军捐赠)
1929年朱德率领红四军出击闽中时
赠送给章新崚的铁质旅行箱(郭七捐赠)
1914年林祥谦烈士与陈桂贞结婚时
使用的梳妆盒(林耀武、林耀强捐赠)
1940年涂屏南烈士牺牲时随身携带的怀表
和“还我河山”胸章(涂曼云捐赠)
1931年红九师驻扎在建宁县新街徐家祠堂时
使用过的砚台(聂惠均捐赠)
1947年颁赠的朱德奖章(李礼华捐赠)
1938年陈金来烈士画像(陈上旭捐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李照华的新四军自制军服
(郑声锵捐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刘彬将军参加土地革命时
使用的针线包(肖春华捐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陈海涵将军使用过的砚台
(陈延铭捐赠)
二十世纪初林植夫生活照影集(李新屏捐赠)
2019年陈祥榕烈士的17保暖型单兵睡袋(陈巧钗捐赠)
1949年夏冬期间李彬在粤东游击区行军时
使用的美军军用毛毯(廖萃萃捐赠)
1958年6月《红旗》杂志创刊号(陈辉捐赠)
1944年林慕曾烈士手稿《论信仰》
(福清市东阁小学、林孔强)
1919年福州爱国青年在五四运动游行期间
张贴在台江区中亭街陈氏鞋店蚊帐上
的宣传标语(林立达捐赠)
1955年游梅耀获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
(游岩平捐赠)
1949年华东军区司令部颁布的《入城纪律》
(马洪芳捐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刘永生少将使用的望远镜
(刘福东捐赠)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后勤政治部
颁发给周月林的“解放福建”的四等人民功臣奖状
(丛培波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