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诏安新闻>

【百日攻坚 铁腕治污】诏安县:攻坚水质提升,守护碧水清流

2025-09-12  来源:诏闻天下  责任编辑:许晓虹  

全县生态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大会召开后,县水利局聚焦污染源摸排整治方面工作,截止2025年9月2日,全县共摸排出流域污染源2164个。其中,“四场”养殖1421家(猪场894家、鹅场450家、鸭场4家、牛蛙养殖场73家)、淡水养殖292家、小散乱污76个、河道“四乱”16个、黑臭水体26条、入河排口309个、污水处理18个,其他6个。已完成整治2134个。

南诏镇

南诏镇扛牢生态环保责任,聚焦污染源摸排整治,多维度发力靶向攻坚生态难点,推动辖区环境持续改善。动态管控溯源,加强“小散乱污”、畜禽养殖等领域巡查,建立“每周一报”动态机制,对问题即时督办。截至目前,镇内已摸排整治33处垃圾问题、3个畜禽养鸭场,均完成销号。抓实水体管控,制定流域整改方案,加强黑臭水体巡查,及时劝阻群众洗衣、捞河蚬等可能影响水质的行为,严格管控污染源。8月以来,报送并解决问题197个,清理河道水葫芦10多吨,溪雅大桥断面水质稳定达 Ⅲ 类。深化大气防治,督促西校场旧体育馆等在施工工地落实防尘要求,配合做好道路保洁和洒水降尘作业,制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南诏辖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太平镇

太平镇成立生态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专项整治小组,设立13个工作专班,制定《太平镇生态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聚焦“四场”整治,重拳出击,全面摸排违规牛蛙、生猪、鸭鹅场养殖情况,确保违规养殖全部清栏并去功能化,引导养殖户做好三格化设施并种植狐尾草、海马齿等植物净化水质。全面打捞河道垃圾、河面漂浮物,加强河道清淤,今年来,共清理河道漂浮垃圾约28吨,清理河岸垃圾约47吨,整治河道乱堆问题11处、乱占问题5处,拆除乱建管理房2间;组成2支班子成员带队的搜查小队,配备无人机,“天上+地下”覆盖全镇不间断巡查违规牛蛙养殖,一经发现立即清理,累计出动356人次,清理违规牛蛙养殖场15家;各村在村内池塘、支流等采用人工浮道等方式种植狐尾草,净化水质。

红星乡

红星乡聚焦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等重点领域,通过排查、修复、治理及管控推动水质改善。开展“查家底”行动,针对青梅加工厂、“小散乱污”生产经营单位、村庄生活污水收集情况进行全面入户排查,对圆林支流及5条“毛细血管”水系全面排查,梳理问题,限期整治并挂图作战。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全面排查上游石楼、坪林及两侧新林、圆林、楼仔水源地,实施沟渠修复清淤、增设闸门陂口、建蓄水池、清疏河道等工程引水,在村交接断面、鸭母陂等点位监测水量水质流速。加强生活污水治理,推进石楼、新林等5个沿河村接户管工程,改造未建或未接入管网的农户,完成金溪流域5个行政村12个大三格化粪池抽渣及尾水处理,同步河道清淤。全面深化水质提升,实施清淤疏浚、底泥清理、边坡加固、人工浮岛及生态修复,补种水生植物提升除磷脱氮能力,退养违规养殖场,整治“小散乱污”作坊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并推动各村将生态环境环保要求纳入村规民约。

梅洲乡

梅洲乡聚焦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开展污染源排查整治行动。强化乡村联动与分段监管,将梅洲溪流域细分为19个河段,由“村两委干部+河道专管员”实行网格化巡查。百日攻坚中,组织集中清理河道10次,打捞漂浮物及河岸垃圾25吨、整治“四乱”3处,实现河道岸线“无垃圾、无杂物、无违建”。深化溯源“回头看”,依托“水系一张图”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无人机+人工”空地一体化模式溯源入河排污口及“四场”,实现动态新增、动态清零并纳入监管。强化干部作风建设,落实领导干部包村挂钩制,抽调乡纪委、农办等组成督导组,常态化督导检查,对问题专项督办、干部严肃问责。经整治,流域生态环境有效提升,主要河道水质监测指标改善,各轮次水质均值基本稳定在IV类。

来源:南诏镇、太平镇、红星乡、梅洲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