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来源:诏闻天下 责任编辑:许晓虹
“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环境优美……”,这是诏安县人民法院新录用公务员黄舒渊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四都镇城楼村的第一印象。自下基层锻炼以来,他在产业升级中当“推手”、在基层治理中做“纽带”、在乡风建设中充“先锋”,以青春实干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产业兴旺:锚定发展主线,激活增收引擎
为响应县政府加快肉鹅产业发展的部署,城楼村正推进鑫盟狮头鹅反季节繁殖基地及配套道路建设,该基地占地313.89亩,计划投资约2000万元,采用“育繁推”一体化模式,是村子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
黄舒渊始终将产业发展放在首位:他主动协同村“两委”推进配套道路的招标、路面硬化等工作;发挥法学专业优势,为项目建设提供精准法律支持;联合村干部组织村民开展狮头鹅养殖技术培训,同时搭建村企合作桥梁拓展销售渠道,让企业、村集体、村民在产业链发展中共享红利,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治理有效:践行“枫桥经验”,筑牢和谐根基
驻村期间,黄舒渊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配合四都法庭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联合开展“乡贤调解员”“乡村调解员”专题培训,从调解原则、适用范围等基础知识点入手,结合常见民事纠纷案例拆解调解技巧,详细讲解法律注意事项,帮助调解员提升专业能力。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3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用法治力量守护乡村和谐稳定。
文明乡风:修订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
为培育文明乡风,黄舒渊联合村“两委”、红白理事会,通过“邻里小院议事会”、入户走访等接地气的方式广泛征集民意,牵头重新修订《城楼村村规民约》。新修订的规约涵盖婚丧新风、环境卫生、遵纪守法等核心内容,既贴合村民生活实际,又明确行为准则,真正做到“为民所用”。
同时,他入户宣讲除陋习、破旧规、文明殡葬等知识,引导村民形成“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的良好氛围,推动村干部与群众一起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在村里的这大半年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黄舒渊的话语里满是对乡村的热爱。未来,他将继续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在基层实践中淬炼青春底色,为城楼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注入更多活力。
文/中共诏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