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来源:诏闻天下 责任编辑:许晓虹
一年来,诏安工业园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重点方向,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

大型电子元件原料车间 许少球摄于诏安工业园区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全省首个“特色产业创新院”落户园区,下设富硒果蔬、海洋生物等五大创新中心,并与福建省农科院达成共建,成立园区国企聚智科创公司实行双轨制运营,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提质增效创新主体。积极实施“智转数改”行动,成功培育全县首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首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首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累计培育省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2家、省工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涌现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润科生物,省市级“瞪羚”企业必冠、新胜达等一批标杆企业,推动传古光伏组件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入选市级智能制造库,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不断推动产业集聚,增强发展协同性

新能源锂电生产线 许少球摄于金都工业集中区
一是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婴童文化创意、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25年1-9月,五大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97.87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84.37%,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二是特色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水产品加工产业2024年产值、税收均占全县该产业比重达六七成,推动园区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三是新兴产业布局不断完善。金钠电池、传古光伏、赛肯硅粉等“新三样”项目落地,补强新能源产业链;润科生物成为全县首个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统一生物科技项目实现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升规,洋江实业项目顺利开工,进一步夯实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础。
践行绿色理念,三端协同发力,提升园区水环境治理能力
一是强化“污水处理厂端”运维。完成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一阶段资产评估,签订特许经营回购协议并有序推进移交接管。二是严格监管“企业端”。全面完成东、西片区50家重点涉污企业在线监测设备安装,预计10月底前全部调试上线,依托园区大数据平台实现智慧化动态监管;实施“红黄牌”污水管理办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新增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传琪实业等企业产品通过欧盟ROHS、REACH绿色认证。三是完善“管网端”。推进城西污水厂配套截污纳管工程、东湖片区临时管网工程建设,预计年底前建成管网7.96公里、泵站5座,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覆盖与保障能力;完成龙兴路旧管清淤检测与深桥派出所旁约1公里沟渠全面清淤,切实提升管网收集效能与运行安全,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夯实基础设施支撑。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经贸合作能级

海洋生物企业开展科研 大北农提供
2025年1—9月,园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3.96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额32.0亿元,同比增长10.1%;进口额1.96亿元,增长13.09%。贸易顺差30.04亿元,较1-8月扩大3.75亿元。新引进贝菲食品项目(投资额0.811亿元),台资统一生物项目建成投产,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稳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持续增强。
不断完善功能配套,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繁忙生产的新胜达产业工人 沈怀德摄先后投入约17亿元推进金都综合配套一期、婴童产业园、基础一期产业园及立兴职校等重点项目。金都自来水厂建成通水,立兴职校投入使用,站前西路、怡景路等5条市政道路(总长3.822公里)竣工验收,综合配套产业园3条道路(2.25公里)建成完工,完成9条道路亮化工程(13.725公里),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食者无忧 杨庆昌摄摄于诏安工业园区
系统谋划促发展,扎实推进展担当。诏安工业园区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激发改革活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能级、推进绿色低碳、深化产城人融合,推动诏安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康 渟
图/许少球 杨庆昌 沈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