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 诏安新闻
【诏安红色记忆】北蔗村:乌山游击战争 抒写峥嵘岁月
2017-07-25 10:53:57  来源:诏安电视台  责任编辑:康逊斌  

 

 

县党史办工作人员  陈小琦:县委和独立营主要是依靠群众,找到了一套适应游击战争特点、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比如军事上运用“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和国民党军和地方民团进行周旋,最后把他们拖疲拖垮。针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我们一方面“坚壁清野”对抗敌人,一方面秘密组织革命群众走羊肠小道进城卖出山货,再悄悄换回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政治上,则运用统一战线的政策,赢得各界民众对红军游击队的支持,甚至在乌山外围村庄建立缓冲区,争取一批“白皮红心”的保甲长作为我方卧底,及时为红军游击队通风报信并提供方便。

在武装游击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乌山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和扩大,成为三年游击战争中南方八省十五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到1936年6月,革命根据地范围东至诏安沿海的四都、梅洲,西至诏饶交界的坪路、景坑和西潭一带,北至秀篆、官陂和平和的大溪。并在5个工作区中建立了100多个党支部,发展党员500多名,人民抗日义勇军500多名,农民抗日自卫军3000多名,农会会员和农民反日救国会会员1万多人。(康易秀 沈洁 实习生 黄伟灿 沈捷超)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诏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诏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诏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诏安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诏安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诏安新闻
[更多]乡镇之窗
[更多]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2008231号) 联网备案号 :3506240235067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342006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10006
  • 地址:诏安县南诏镇良峰路县委大楼二楼
  • 邮政编码:363500 联系电话:0596-3321216  投稿邮箱:zwtxtg@126.com
  • 诏安县融媒体中心拥有诏安新闻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 诏安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zwtxtg@126.com